蒐藏初心
奇美博物館的自然史收藏主要有「動物標本」及「化石」兩大類,並以標本為大宗,除了臺灣本土特色動物外,還包含五大洲、南北極等地哺乳類、鳥類及多種瀕危動物的稀有標本。
許文龍創辦人蒐藏自然史的動機,來自於兒時的感動。小時候他經常流連於住家附近的台南州立教育博物館,館內的動物標本讓他印象極深,特別是一條栩栩如生的大蟒蛇,對當時他的小小心靈造成很大的震撼。因此,籌備博物館之際,許創辦人不忘初心,蒐藏標本、化石等,希望有更多的孩子可以像他當年一樣感動,同時,也期盼奇美博物館能成為孩子們在學校之外,學習自然史的第二教室。


展廳特色
奇美博物館的「動物廳」是小朋友最喜愛的展廳。許多大小朋來到這裡的第一個問題是:這些標本都是真的嗎?沒有錯!因為全是真實的毛皮所製,所以動物們看起來活靈活現。
走入動物廳,躍然眼前的是大象家族,牠們引領大批動物們列隊歡迎前來參觀的民眾,展現出來自非洲草原的生命力!本展廳依不同洲別將動物標本分類展示,中島型開放式的設計,拉近遊客與動物標本的距離,讓人彷彿參與一場動物大遊行;另有模擬自然生態、動物習性的情境展櫃,幫助民眾輕鬆認識動物特性。此外,化石展示區亦是一大特色,好好走一趟就能了解地球的生命演進史。
動物廳
生命的壯闊:演化之旅
展廳介紹

地球至今46億年,累積了35億年生命的演化,在歷經了多次生物滅絕事件、環境變遷及長時間推演考驗中,終於交織出璀璨萬物。
本展展出一千多件的化石與標本。「生命演化的長廊」透過化石的紀錄,從生命的起源、寒武紀大爆發、古海洋世界、魚群進攻陸地、恐龍出現與滅絕、哺乳類動物誕生,直至靈長類演化等,將35億年生命演化的各個歷程一次呈現。
此外,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標本以地理區域分類展示,無論是生態環境造景的展櫃或中島型開放式設計,皆能夠仔細觀察各種動物的長相與特色;展場亦設置互動電子螢幕,可以一邊觀察實體標本一邊點擊動物圖片瀏覽相關知識。
為了滿足小朋友的好奇心,本廳特別推出常態型體驗活動,包括「主題教具車」,透過導覽人員活潑的講解,讓學童在輕鬆趣味的情境下認識生物;又如「動物3D地景」,只要隨時注意腳下風景,就有機會發現「天河之渡」的驚險場面或北極熊獵食的瞬間,歡迎大小朋友拍照互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