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築之美

追蹤奇美博物館

加入官方社群,掌握博物館最新動態!

訂閱 / 取消電子報

必填

格式錯誤

建築之美

西方藝文體驗

我認為一個國家要好,重要的不是財富、不是天然資源,而是平衡的自然環境,以及深厚的文化藝術修養。

— 許文龍
 

奇美博物館以坐東朝西的方位座落於臺南都會公園,緊鄰主要幹道及臺鐵、高鐵,交通便捷易達。整體都會公園園區面積達40公頃,其中博物館館區占約10公頃,而博物館建物本身的總地板面積則近1萬3千坪。

奇美博物館的建築由臺南建築師蔡宜璋先生設計,外觀以西洋古典美學的元素構成,呼應館內以西方藝術為主的典藏方向。在建築圓頂的頂端,可以看見一尊手持桂冠與號角的〈榮耀天使〉,此為許創辦人臨摹自法國雕塑家巴里亞斯(Louis-Ernest BARRIAS, 1841-1905)的〈名譽之寓言〉(The Allegory of Fame),作品經放大後成為一座高4.2公尺的大型作品,佇立於博物館最高處,象徵永遠守護這座藝術殿堂,榮耀世間美好事物。
 

為了讓博物館整體建築由外至內都能展現最完美的樣貌,館方特別邀請知名國際燈光大師周鍊,為全館進行照明規劃。在周鍊老師的巧妙安排下,每個建築景觀與空間,皆能擁有最適切的照明設計,從戶外的阿波羅噴泉、奧林帕斯橋、繆思廣場,一路到博物館本體建築與館內各個展廳、每處空間,都在光線的細膩襯托下,更顯質感與氛圍。無論晝夜,成為民眾拍照打卡的最佳勝地。

配合西洋美學風格的營造,奇美博物館戶外園區的景點命名,以西方神話為主題,藉此讓民眾認識希臘羅馬神話中的諸神與其象徵意涵,包括「阿波羅噴泉廣場」、「奧林帕斯橋」、「繆思廣場」、「繆思湖」、「納西瑟斯觀水平臺」、「小天使許願池」、「奧林匹亞草坪」等。

為了增添廣大戶外園區的藝術氣息與休憩樂趣,館方也於園區設置了逾50座雕塑作品。例如園區入口重要地標〈鐵修斯戰勝人馬獸〉、展現體操動作的蒲添生《運動系列》雕塑、位於繆思湖湖畔的〈跳水者〉,以及散落於草地上的〈春與秋〉、〈夏娃〉、〈露西〉、〈跳馬背〉等等,民眾在園區散步或野餐時,處處都能遇見融入地景的作品,進而獲得更多與藝術對話的機會。以下介紹熱門戶外景點。
 



鐵修斯戰勝人馬獸

博物館園區入口處,佇立一座〈鐵修斯戰勝人馬獸〉作品,這是法國知名雕塑家巴里(Antoine-Louis BARYE, 1795-1875)的重要代表作,描述希臘神話中鐵修斯參加拉比特族王子婚禮時,與酒醉鬧事的人馬獸搏鬥的情景。

奇美典藏的〈鐵修斯戰勝人馬獸〉還有一段特殊經歷。早在1894年,美國一群巴里的仰慕者集資製作大型的【鐵修斯戰勝人馬獸】作為巴里紀念碑,設置於巴黎聖路易島上;可惜二次大戰期間遭到熔毀。1999年巴黎市政府為了重建紀念碑,跨國向奇美商借這件作品前去複製放大。在奇美贊助之下,2011年紀念碑重新矗立在聖路易島上,並在紀念碑後方以繁體中文字註明這段故事。

阿波羅噴泉

這座「阿波羅噴泉」群雕,呈現太陽神阿波羅駕著戰車從海面躍出之情景,成為遊客從博物館大道進入後的視覺焦點。

2008年本館進行園區景觀規劃時,特別委託法國藝術家吉勒.裴路德(Gilles PERRAULT)等比例複製17世紀法國雕塑家圖比(Jean-Baptiste TUBY, 1635-1700)為當時凡爾賽宮所製作的阿波羅噴泉。

為求精準複製,裴路德與瑞士阿爾寇特克工作室(ARCHOTECH)合作,至凡爾賽宮現場進行3D雷射測量工作。之後歷經三年製模與翻模工作,始完成石膏模型。此石膏模型接著被送至義大利法蘭柯工作坊(Cervietti Franco & C.),以米開朗基羅許多名作所使用的卡拉拉大理石進行雕刻。

 

2014年奇美博物館開館前夕,此噴泉作品終於完成,並安裝於臺南都會博物館園區入口廣場。這項龐大的工程,總共歷時6年製作,由法國、瑞士、義大利與臺灣四國的工作團隊攜手合作打造夢想,是非常難得的跨國委託案。

在奧林帕斯山的諸神中,阿波羅是光明之神,同時掌管音樂、詩歌與醫藥等。奇美博物館將阿波羅噴泉安置於博物館園區入口,除了讓它迎接參觀民眾外,也盼望阿波羅能夠永遠守護著這座繆思殿堂,以及豐富多元的收藏。

  • 相關影片 | 雕與塑 探索大理石雕像製作過程 「阿波羅噴泉」製作

奧林帕斯橋

從博物館大道方向進入,繞過阿波羅噴泉,就會來到奧林帕斯橋。這座博物館的入口橋樑,橫跨繆思湖,迎向繆思廣場,象徵進入奧林帕斯神殿的意象,故命名為奧林帕斯橋,顯現其重要意義。橋樑兩側擺設奧林帕斯山十二主神雕像,向所有人展現盛情歡迎之意。

繆思廣場

博物館前的廣場以「繆思」為名,除了將神聖的繆思女神與博物館互相連結,亦期待這座廣場能帶來充滿創意、源源不絕的活動。此外,繆思廣場的視覺設計有地毯的概念,希望呈現迎賓大廳的意象。

納西瑟斯觀水平台

位於「繆思廣場」南側的「納西瑟斯觀水平臺」,白天能欣賞繆思湖的水岸美景,傍晚則是觀看落日夕陽的最佳景點。

當遊客站在平臺上望向水面時,與希臘神話故事中的美男子「納西瑟斯」欣賞自身水中倒影的情景,有著異曲同工之妙,因而將之命名為「納西瑟斯觀水平臺」。

小天使許願池與丘比特橋

位於博物館建築北側的「小天使許願池」為遊客聚會、休閒的好去處。這是法國現代雕塑之父「羅丹」的老師─亞伯特─恩斯特.卡里葉─貝流茲(Albert-Ernest CARRIER-BELLEUSE, 1824-1887)所設計,為1870至1914年間翻鑄的作品。
 

小天使許願池共分兩層,上層以孩童的臉龐作為裝飾,並在其口中放入管線,供噴水使用;下層由兩位渾圓可愛的小天使托著一個綴有希臘幾何紋飾的花瓶,整體造型優雅而富藝術感,十分受民眾喜愛,成為遊客聚會、休閒的好去處。「小天使許願池」一旁的「丘比特橋」,是公園北側通往博物館園區的橋樑,亦是民眾欣賞繆思湖周邊生態的絕佳景點。

${ title }

${ alertTxt }