蒐藏初心
西洋藝術是奇美博物館的主要蒐藏之一,包含古希臘、南北方文藝復興時期,以及20世紀現代主義等作品,其中又以19世紀法國的繪畫、雕塑最為豐富。
蒐藏西洋藝術除了是許文龍創辦人的喜好之外,更重要的是,他認為,東方文物對台灣人而言較易接觸,但西洋藝術卻相對遙遠,他希望可以打破階級、創造平等,讓較少接觸西洋藝術的民眾或資源較少的弱勢孩童,不用出國就能在臺南感受到西方世界的藝文之美。


展廳特色
西洋藝術作品以三大展廳呈現,包括「藝術廳」、「雕塑大道」、「羅丹廳」。遊走其間,能夠感受猶如置身國外美術館般的特別體驗,是許多台灣民眾印象深刻的主題場域。「藝術廳」將13至20世紀的藝術作品分成四個時期、八個展間呈現,跟隨策展邏輯循序觀賞,即可了解西洋藝術發展的時代概念。
「雕塑大道」為館內唯一採用天窗設計的挑高空間,雕塑作品隨日照變化展現出光影層次的肌理美感,更加引人入勝。此區展示古希臘羅馬時代至20世紀的作品,希望建構出基礎的西洋雕塑觀賞脈絡。 「羅丹廳」帶您認識「現代雕塑之父」身處的時代背景與藝術環境,集結了羅丹本身,以及他的老師、同儕和學生的作品,並打造四大雕塑家工作室。從觀察與對照之中,可以看見羅丹與前後代、同輩之間的關係。
藝術廳
美的軌跡:13至20世紀西洋藝術
展廳介紹
藝術不僅是藝術家的個人表現,也反映著委託者的期待,同時又蘊含了時代脈動、人文思想、價值體系、宗教信仰、政治變動以及當下時代的品味與美感。每個時代的藝術皆承襲過往的傳統,摸索著當代的表現方式,並預示下個時代的來臨;了解藝術作品便成為人們認識過去、體驗現在以及瞻望未來的最佳途徑。
本展以史為經,以地域為緯,將西方藝術從13至20世紀的藝術作品分成四個時期循序展出,包括「13至16世紀:神性與人性」、「17至18世紀:宮廷與市井」、「19世紀:傳統與創新」、「19至20世紀:永遠的革新」,並設置一處「19世紀沙龍廳」,模擬當時歐洲上流社會聚會、談論藝文與時事的華麗場景。當您欣賞作品之時,可以了解其中不同的美感經驗與藝術風格,還能按照自身興趣選擇特定主題參觀,例如希臘羅馬神話、聖經故事、愛情故事、自然景觀、人物肖像或庶民生活等作品,從中得到滿足感。

精彩節目
時間的房間
沉浸式體驗
華語解說 / 自由參加
走入時間的房間,您將進入〈音樂的寓意〉天井畫的時代背景,身歷其境參與它從 19 世紀迄今的流轉境遇。
- 場次|每15分鐘一場
- 長度|約 8 分鐘
- 解說|華語
- 資格|自由參加,每場以 10 人為限,額滿為止

線上展

窺物誌
那些藏品沒說出口的事
欣賞油畫時,您可曾想過,畫作底下是否還隱藏了什麼祕密?本展精選常設展廳中具有議題性的畫作研究案例,以圖文的方式呈現館員檢測、解構分析作品的研究歷程與成果,帶領民眾一同窺探作品表面看不見、實體展場也沒有揭露的幕後故事。讓硬梆梆的藝術研究不再遙不可及,而是更加容易理解與親民。 這是國內第一個以畫作檢測結合藝術史研究的線上知識型網站,未來將不斷地更新與累積內容。此外,常設展廳同步提供「窺物誌」紙本簡介索引,當您在展廳內參觀相關作品時,也可掃描QR Code獲得線上解說內容。
雕塑大道
美的姿態:西洋雕塑發展脈絡
展廳介紹
雕塑不同於繪畫,它是一種立體創作,可從各種角度觀賞,因此,雕塑的每個面向都經過創作者仔細推敲和思索。欣賞雕塑作品,可從不同角度觀察其姿態、肌理、表現形式與氛圍,它是沉靜、甜美?痛苦、緊張?抽象或具象?寫實或充滿象徵意涵?細細品味即可體悟。
「雕塑大道」位於博物館的中央廊道,是進入展廳的第一個場域。挑高空間與天窗設計,讓整體視覺感更顯大氣開闊。當自然光影灑落,每件作品的層次美感也隨之變化,令人百看不厭。雕塑大道分為一、二樓兩個展區,一樓展示19、20世紀作品,主題如親子家庭、愛情、力量美感、名人像等;二樓展示古希臘羅馬時代至19世紀作品,呈現古典與寫實風格之美。透過不同時期的作品,引領您從20世紀回溯至古希臘羅馬時代,了解西洋雕塑發展的基礎脈絡。

1F雕塑大道
2F雕塑大道
羅丹廳
承先啟後 :羅丹與他的藝術圈
展廳介紹
En somme, la Beauté est partout.
Ce n'est point elle qui manque à nos yeux, mais nos yeux qui manquent à l'apercevoir.
美,無處不在
她並非不在我們的眼前,而是我們缺少發現美的眼睛
──羅丹 Auguste Rodin(1840-1917)


19世紀的法國巴黎是現代藝術發展的蓬勃之地,羅丹站在傳統與現代的分水嶺上,有著傳統技法的厚實訓練和永不枯竭的創造力。羅丹是繼米開朗基羅後,被討論最多也最廣的雕塑家。本展試圖對這位「現代雕塑之父」提出新的展覽脈絡,探索他所處的時代背景與藝術環境,早期老師對他創作的啟發,同儕的競合關係,以及羅丹對後輩雕塑家產生的影響力。 展覽中有大批羅丹老師、同儕、學生和他本身的作品,不但為觀眾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課程,更成為認識羅丹和同時代雕塑家的最佳途徑。此外,設置四大雕塑家工作室,並將部分作品的草圖與習作一同展出,試圖從不同面向呈現藝術家的創作歷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