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拉斐爾到梵谷: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
世界頂尖美術館「英國國家藝廊」200年來首次來臺,帶來前所未有的重量級鉅獻!從文藝復興巨擘拉斐爾、荷蘭大師林布蘭到後印象派名家梵谷,總計50位大師最珍貴的經典原作,將帶領觀眾感受西洋藝術史的400年精華。

第一單元
人文的甦醒
歐洲文藝復興繪畫
在西方藝術史中,十四世紀起始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相較以宗教為中心的中世紀,「文藝復興」代表人們對於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嚮往,藝術審美觀也從原先由神所支配的世界,改為以人本為中心。
- 波提切利和十五世紀義大利繪畫
喬凡尼.貝里尼(Giovanni Bellini,約1435–1516)
皮耶羅.德爾.波拉尤洛(Piero del Pollaiuolo,約1441–1496前)
桑德羅.波提切利(Sandro Botticelli,約1445–1510)
多米尼哥.基蘭達奧工作坊(Workshop of Domenico Ghirlandaio,1449–1494)
安托內羅.達.梅西那(Antonello da Messina,活躍於1456,卒於1479)
喬凡尼.安東尼.博塔費奧的追隨者(Follower of Giovanni Antonio Boltraffio,約1467–1516)
- 拉斐爾和義大利文藝復興
拉斐爾(Raphael,1483–1520)
柯瑞喬(Correggio,活躍於1494,卒於1534)
提香(Titian,活躍於1506左右,卒於1576)
雅格布.汀多雷多(Jacopo Tintoretto,約1518–1594)
喬凡尼.巴提斯塔.莫羅尼(Giovanni Battista Moroni,1520/4–1579 )
達米亞諾.馬扎(Damiano Mazza,活躍於1573)
- 楊.荷賽特與北方文藝復興
康坦.馬賽斯(Quinten Massys,1465/6–1530)
阿爾布雷希特.阿爾特多夫(Albrecht Altdorfer,出生於1480前不久,卒於1538)
楊.荷賽特(Jan Gossaert/Jean Gossart,活躍於1508,卒於1532)
喬基姆.布克雷爾(Joachim Beuckelaer,可能出生於約1535,卒於1575)
第二單元
從王室到平民
巴洛克繪畫
十六至十七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,間接促成巴洛克藝術風格的流行。畫家以生動的色彩與戲劇性構圖,為宮廷與教堂增添華麗的氛圍。新教國家因為商業繁榮、中產階級興起,藝術家的創作題材變得十分多元,包含人物肖像、常民風俗、靜物與風景等。
- 卡拉瓦喬與十七世紀南方巴洛克
米開朗基羅.梅里西.達.卡拉瓦喬(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, 1571–1610)
吉多.雷尼(Guido Reni,1575–1642)
尼古拉.普桑(Nicolas Poussin,1594–1665)
迪亞哥.維拉斯奎茲(Diego Velázquez,1599–1660)
克勞德(Claude,1604/5?–1682)
沙索費拉多(Sassoferrato,1609–1685)
薩爾瓦多.羅莎(Salvator Rosa,1615–1673)
- 林布蘭與十七世紀北方巴洛克
安東尼.范.戴克(Anthony van Dyck,1599–1641)
林布蘭(Rembrandt,1606–1669)
阿爾伯特.庫普(Aelbert Cuyp,1620–1691)
楊.斯汀(Jan Steen,1626–1679)
彼得.德.霍赫(Pieter de Hooch,1629–1684後)
威廉.范.德.維爾德(Willem van de Velde,1633–1707)
麥德特.霍伯瑪(Meindert Hobbema,1638–1709)
第三單元
探索與創造
壯遊風潮
十八世紀英國盛行「壯遊」,貴族子弟除了結交歐洲貴族、融入上流社會,也透過接觸古代與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增進自我藝術涵養;同時,委託當地畫家作畫成為一種風潮。壯遊帶來的文化交流,促使藝術家探索新的繪畫技巧,在英國尤為明顯。
- 卡納萊托與十八世紀歐洲繪畫
湯瑪斯.根茲博羅(Thomas Gainsborough,1727–1788)
亨利.雷伯恩爵士(Sir Henry Raeburn,1756–1823)
湯瑪斯.勞倫斯爵士(Sir Thomas Lawrence,1769–1830)
約瑟夫.瑪羅德.威廉.透納(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,1775–1851)
約翰.康斯塔伯(John Constable,1776–1837)
大衛.威爾基爵士(Sir David Wilkie,1785–1841)
卡納萊托(Canaletto,1697–1768)
彼得羅.隆吉(Pietro Longhi,1701–1785)
龐貝歐.吉羅拉莫.巴托尼(Pompeo Girolamo Batoni,1708–1787)
克勞德-約瑟夫.韋爾內(Claude-Joseph Vernet,1714–1789)
尚-巴普提斯特.格赫茲(Jean-Baptiste Greuze,1725–1805)
法蘭西斯科.德.哥雅(Francisco de Goya,1746–1828)
第四單元
光線與色彩
印象派繪畫
印象派興起於十九世紀晚期的巴黎。這個名詞最早來自對一群藝術家不以為然的藝術評論;主要代表人物包括馬內、塞尚、雷諾瓦和莫内。印象派畫家通常採用鮮豔的筆觸,強調光線變化的效果,以不同於常規的題材來作畫。